非常食樂主義 Chikpi's EatEatShare

  • Home
  • 飲食STYLE
    • 米芝蓮 香港
    • お任せ/會席/懷石
    • 壽司お任せ
    • Fine Dining
    • 燒肉Yakiniku
    • 燒鳥Yakitori
    • 火鍋
    • Bar/Beer
    • Coffee Shop/Cafe
    • Bistro/Cafe
    • Buffet/放題/任食
    • Semi-Buffet
  • 食在香港
    • 中環
      • LFK
      • SOHO
      • 中環
    • 灣仔
    • 銅鑼灣
    • 尖沙咀
  • 旅遊飲食
    • 食在日本
    • 食在臺灣
    • 食在泰國
北角的Sushi Mori Tomoaki,是人人皆知的鮨店。當時來說,即使訂位不太容易,但花點心機時間終究是可以訂到的。在Sushi Mori Tomoaki 關店之後,主理人Moriさん轉陣上環,在安靜的必列者士街開設了醍醐。這下子,變成了非熟客不能訂的店,要吃,就更不容易了。

近來對美食資訊的敏銳度低了很多。我竟不知道, 中環的秘魯菜 ICHU, 是名廚 Virgilio Martinez Véliz 的餐廳!

對香港人來說, 秘魯菜很陌生, Chef Virgilio Martinez Véliz 更加陌生。我對他、及對他在秘魯利馬(Lima)的餐廳 CENTRAL的認識, 全來至Netflix 的Chef's Table (第三輯, 第六集)。而CENTRAL 至2013年首次打入World's 50 Best之後, 在2015至2019年都穩佔在頭4/5/6位*。來頭十分強勁。

元朗的家上海一直享有很好的名聲, 只是店處香港的西北, 總會有人覺得地方不甚方便而失之交臂。而中菜嘛, 總是要多點人吃, 才可以點多幾個菜, 才叫吃得盡興, 找飯腳吃家上海, 似乎總是不太容易。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 因為家上海終於在九龍開了店, 位置在奧海城三期, 對食客來說真是一大喜訊呢。

一碗拉麵的死穴在哪裡? 湯不夠香? 麵不夠滑? 肉不夠肥? 在我來看, 一碗拉麵的死穴在於湯不夠熱。湯不夠熱, 不論別的東西做得多好, 那碗拉都都不會好吃。哲麵, 不巧正正中了這個死穴。

佔地廣, 位置多
哲麵是過江龍, 由日本東京開過來香港, 店開在荃灣的南豐紗廠之中。活化的工廈之中有的是空間, 故此店面頗大, 位置闊落, 坐得很舒服。店子沒有落場時間, 要來吃, 可以靈活安排時間, 也不錯。吃前叮後還可以逛逛南豐紗廠, 拍一拍文青系相片, 也不失是一個週末的好節目。

和安里是一條我很中意的小橫街,身在中環和安里,不長的街上竟滿滿都是食肆,而且消費在中環來說是很親民的。

只是這條街上的食肆轉手率頗高,或者反映了在此營商有一定的困難吧。畢竟午市做得再熱鬧,晚上會來吃飯的人卻不會多。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曾經對Restaurant week很著迷。不過隨著平台愈來愈成熟, 參加的餐廳又愈來愈多, 我的熱情卻是慢慢冷卻了下來。現在已經很少在10天內的RW週吃飯, 反而會在活動完結後、平台推行出獲獎的「贏家版」時, 才去吃一兩家過過癮。

今天和同事來到AMMO, 最大的原因是她離我們的公司很近, 而且以往的用餐經驗不論是晚餐還是下午茶都算印象甚佳, 反而是中午竟然是未嚐過。那, 還是要趁機會來一下。
最近老是聽到別人說, 去spring field吃pho。聽得我一頭霧水啊, 明明中環的那一家springfileds是吃輕西餐的啊, 怎會變成吃越南牛河的呢? 仔細查看才知道, 噢, 是灣仔汕頭街的spring field,  大不同呢。

這家spring filed所在的位置本來是吃蛋包飯的cat's eye, 不過cat's eye 現在已經搬去對面街啦, 而本來的店就改成spring filed, 賣越南河粉是也。主理人似乎沒有變, 既然有日本人加持, 食物質素是一定有保證的吧。

Spring field現正試業中, 中午不算多人排隊, 人潮還是集中在對面的cat's eye。要嚐新的話快點去, 因為他們的湯底真的做得很好, 應該很快會成為炙手可熱的店吧。
去英國玩, 問人有甚麼好吃的要吃的, 一定會有人同你說「Duck & Waffle」。 倫敦Duck & Waffle位於商業中心區, 身處40/f, 可以一邊吃東西一邊飽覽倫敦景致。餐廳做的是新派英國菜,  用餐氣氛輕鬆, 可以吃、觀景、打卡一次過做好, 的確是旅行的好去處呢。

今年秋天, Duck & Waffle來到了香港。位處於IFC 舊Simplylife 的舖位, 這裡的Duck & Waffle一樣有美美的景觀, 不過價格就不甚親民。但餐廳開在這個位置, 是不愁生意的。想試一試馳名的鴨與窩夫, 最好就是預先訂位, 或者在非正式用餐時間來walk in。
銅鑼灣的安南開業已經好多年了, 是一家很穩定的餐廳。一如以往, 執筆寫下這次的用餐筆記前, 我也循例翻查一下自己BLOG中有關安南的記錄。豈知點開舊文, 眼淚幾乎就要衝出來: 當年正好是雨傘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當年的我更為年輕, 也更加激昂; 對整個運動是充滿了信心和愛, 斷斷不敢相信最後竟是慘然落幕。

今天的香港, 正好迎來了第二次的大型社會運動Water revolution, 時至今天已經進行了93天。這一役, 更為慘烈。個人看法是當權者為了不能公開的原因, 把社會上不同的團體放在對立面, 惡劣的現況更令社會之間的互信降到了冰點。興許是年紀大了, 我也生出了深深的疲憊: 第一次對自己的城市產生了不確定感, 對未來的惶惶, 也令我無法安心。

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安南竟在她不知的情況下, 在我的人生之中成為了串連兩次運動的點。所有巧合都是緣法, 即使與食無關, 也在此摘記一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Home

Follow me on Facebook

非常食樂主義

The Food is Money

EatEatShare

Popular Posts in 30 Days

  • 緣份轉幾轉 隱沒在雲朵之後的新人氣鮨店
  • 劇場感最重的鮨店? 灣仔愛群道的best kept secret
  • 全城最抵食的午市廚師發板?「疫」流而上的壽司店
  • 手中的壽司太酸嗎? 吃壽司要吃整體的配搭!
  • 舊唐樓瑰寶 銅鑼灣舍利鮨為食客帶來「隱於市」的刺激感

Archive

  • ►  2022 (11)
    • ►  May (1)
    • ►  March (3)
    • ►  February (4)
    • ►  January (3)
  • ►  2021 (14)
    • ►  November (4)
    • ►  October (2)
    • ►  September (1)
    • ►  August (3)
    • ►  July (2)
    • ►  May (2)
  • ►  2020 (38)
    • ►  July (6)
    • ►  June (15)
    • ►  May (1)
    • ►  April (7)
    • ►  March (3)
    • ►  February (6)
  • ▼  2019 (35)
    • ►  December (2)
    • ►  November (4)
    • ▼  September (9)
      • [醍醐 Daigo by Mori Tomoaki] 絕響
      • [ICHU] Restaurant week 2019.Peru at a glance
      • [家上海] 香味讓我們記住的是...
      • [哲麵 Tokyo Tonkotsu Ramen] 新店速報.南豐紗廠過江龍
      • [馬祖台灣養生湯麵館] 養生麵午餐
      • [AMMO] Restaurant week 2019.light lunch at AMMO
      • [Spring Field] 新店速報.和牛濃湯河專門店
      • [Duck & Waffle Hong Kong] 新店速報.IFC的鴨與窩夫
      • [安南An Nam] 法越情懷。歲月年輪沉澱下的優雅
    • ►  August (2)
    • ►  July (4)
    • ►  June (3)
    • ►  May (3)
    • ►  April (3)
    • ►  March (1)
    • ►  February (1)
    • ►  January (3)
  • ►  2018 (71)
    • ►  December (5)
    • ►  November (5)
    • ►  October (4)
    • ►  September (7)
    • ►  August (3)
    • ►  July (9)
    • ►  June (10)
    • ►  May (2)
    • ►  April (6)
    • ►  March (11)
    • ►  February (6)
    • ►  January (3)
  • ►  2017 (92)
    • ►  December (2)
    • ►  November (2)
    • ►  October (6)
    • ►  September (10)
    • ►  August (8)
    • ►  July (10)
    • ►  June (11)
    • ►  May (5)
    • ►  April (11)
    • ►  March (8)
    • ►  February (10)
    • ►  January (9)
  • ►  2016 (188)
    • ►  December (9)
    • ►  November (20)
    • ►  October (11)
    • ►  September (8)
    • ►  August (9)
    • ►  July (16)
    • ►  June (17)
    • ►  May (16)
    • ►  April (20)
    • ►  March (15)
    • ►  February (22)
    • ►  January (25)
  • ►  2015 (230)
    • ►  December (17)
    • ►  November (29)
    • ►  October (16)
    • ►  September (38)
    • ►  August (19)
    • ►  July (18)
    • ►  June (7)
    • ►  May (19)
    • ►  April (9)
    • ►  March (23)
    • ►  February (15)
    • ►  January (20)
  • ►  2014 (168)
    • ►  December (12)
    • ►  November (17)
    • ►  October (12)
    • ►  September (16)
    • ►  August (10)
    • ►  July (18)
    • ►  June (13)
    • ►  May (22)
    • ►  April (3)
    • ►  March (11)
    • ►  February (18)
    • ►  January (16)
  • ►  2013 (133)
    • ►  December (5)
    • ►  November (18)
    • ►  October (20)
    • ►  September (20)
    • ►  August (7)
    • ►  July (11)
    • ►  June (6)
    • ►  May (6)
    • ►  April (14)
    • ►  March (12)
    • ►  February (8)
    • ►  January (6)
  • ►  2012 (57)
    • ►  December (6)
    • ►  November (12)
    • ►  October (17)
    • ►  September (14)
    • ►  August (5)
    • ►  March (3)

文章分類

Powered by Blogger.

總網頁檢視次數

My Reading List

  • Taster 美食加
    Podcast 美食關鍵詞 EP179 餐飲週報:米其林三星瑞典餐廳 Frantzén 進軍曼谷開設 Villa Frantzén
  • 蔡瀾和倪匡
    鴨
  • 巷子裡的生活
    【松江南京咖啡】窩著咖啡 2.0,距離捷運站超近、適合雨天的工作咖啡廳選擇
  • DIGIPHOTO
    五分鐘了解曝光三要素,初學者必看喔!
  • 梁文道文集
    梁文道:即便到了最後,現實和常識的必要
  • 于逸堯︱一菜一路 Archives - 明周文化
  • 4F COOKING HOME
  • Yilan美食生活玩家
  • Nikon 專欄文章
  • 虛詞 p-articles
  • 美味尋真 – 米芝蓮指南
  • 100室內設計_台灣裝修公司_台灣裝修設計_台灣設計公司
Show 10 Show All

Foodie List

  • 稻田大學‧吃喝玩樂系
    還是覺得叫鴨好 @ Duck & Waffle
  • supertaster Mel
    [Singapore] A Wellness Journey at Oasia Resort Sentosa
  • 猛烈南瓜在飯桌
    Untitled Cafe & Bar:倒數
  • KC賞味隨筆
    富臨飯店 ~ 腸粉、臭豆腐、拔絲
  • 迷你.黑洞
    前菜主菜都對版 : Kinship
  • *~Iki細味生活*~
    【時尚美麗篇:好物推薦】Sogo Thankful Week x Tom Ford「經典幻魅唇膏套裝」
  • 果占苗 By Jamel Chui
    日籍總廚的非凡手藝 @ 〖三日月〗
  • Nikkixlife
    電影 | 戀愛病發
  • EAT hard PLAY hard
    滿樂中菜 - 戲曲中心內歎中菜與點心
  • saii-lee

Travel

Designed By OddThemes | Distributed By Blogger Templates